什么是中國光谷(中國光谷:科技之“光”照耀新征程)
“第一部智能化機,70%的零部件都要使用激光加工。目前激光加工最低精確度可達細絲的十分之一,公司已為亞洲知名品牌手機提供近20000套設備。”6月29日,華工科技產業發展股權股權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新強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華工科技位于武漢東湖新核心技術開發區(亦稱中國光谷),從束光出發,如今以激光加工核心技術、信息核心技術、軟件能力為支撐,開啟智能化組裝新征途。
6月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武漢市考察時指出,武漢東湖新核心技術開發區在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應用領域獨樹一幟。
因光而興、以光為榮,中國光谷牢記囑托,在同時實現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的道路上奮發圖強。
協作核心技術創新,爭奪領域“第一”
“15年校企用協作攻關,華工科技突破外資民營企業在汽車激光車身沖壓應用領域近40年寡頭壟斷,成為亞洲首家闖入汽車焊裝應用領域的激光民營企業,亞洲地區市場占有率達90%。”馬新強介紹,無論在面向顯示面板、積體電路、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先進組裝方面,還是深中通道等大國工程建造中,都有華工科技激光裝備“隱形的力量”。
6月初,華工科技智能化組裝產業發展園內的沖壓產品組合上,核心技術工人開足馬力對一款壓力容器激光沖壓設備進行調試。
“壓力容器是由若干個不銹鋼等板材沖壓而成,沖壓質量是關鍵。”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智能化裝備事業群沖壓產品組合副總經理葉祖福說,相比育苗沖壓或電阻沖壓、手工沖壓等傳統工藝,激光沖壓速度快、質量好、無污染,育苗需要連續一天完成的工作量可縮短至2.5小時,成為壓力容器領域“新寵兒”。
2006年前后,華工激光開始壓力容器激光沖壓設備的獨立自主研發。他們與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團隊成立聯合研發隊伍,經過不斷改良、測試,歷時一年多,做出足以媲美進口的壓力容器激光沖壓設備。2008年,華工激光首次完成壓力容器激光沖壓設備交付,填補亞洲地區空白,一舉打破外企寡頭壟斷。
華工科技作為中國激光輕工業應用的先行者,從一家年銷售額不足7000萬元的校辦民營企業,通過校企用協作核心技術創新,在亞洲地區火速突破寬帶器件、超快器件、積體電路器件芯片等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牽頭制定亞洲地區激光裝備領域首家標準,創造60多項“第一”。
光谷原創,接續奮戰“0到1”
從激光和光通信起步,中國光谷同時實現從“束光”到“一座核心技術創新城”的發展跨越,已形成完整激光產業發展鏈,成為中國最大的激光設備組裝基地之一。
一路創業走來,這里涌現一大批“光谷原創”的關鍵核心技術。從誕生全國第一根實用化寬帶、第一個光傳輸系統、第一個光通信標準,到如今火速投入使用亞洲首款128層QLCDRAM,火速推出我國首家400G硅光模塊、最大輸出功率的10KW寬帶器件、首條柔性折疊顯示屏生產線等等,光谷之“光”持續照亮新征途。
3月20日,湖北東湖科學城光谷國際綠色激光產業發展基地在未來科技城啟動,一大批重大激光項目集中簽約、開工。
“投入使用后將同時實現大輸出功率寬帶器件產業發展鏈獨立自主可控,力爭寬帶器件亞洲市場份額第一。”武漢銳科寬帶激光核心技術股權股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星星介紹,銳科激光核心技術與產業發展核心技術創新研究基地正式入駐。
光谷提出在湖北東湖科學城投入使用產業發展鏈、核心技術創新鏈和價值鏈國際領先地位的激光產業發展軟件產業,到2025年,湖北東湖科學城激光民營企業產值達到1000億,同時實現新增上市激光民營企業不低于5家。
同時,光谷對外發布支持激光產業發展軟件產業發展10條專項政策,對從事激光產業發展尤其是原材料、核心器件、控制系統、器件、激光成套設備應用領域進行研發生產的輕工業民營企業給予全方位支持,設立100億激光產業發展發展基金,對新興民營企業最低補貼1億。
目前,光谷激光民營企業達200多家,密度全國領先地位,覆蓋高、中、低輸出功率的各類氣態、固態和寬帶激光民營企業,在器件、輕工業激光加工設備、醫療激光設備等應用領域,已形成獨立自主研發為核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發展。(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吳非 李慧)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